服务热线
9月30号,国家卫健委公布了2021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10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启动2022年度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2〕325号),10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召开2021年度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视频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在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如何适应“绩效公考”指挥棒,同时还要顺应DRG/DIP付费改改,对医院内部绩效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1、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面子”与DRG/DIP付费“票子”难题在哪里?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影响到医院的“面子”,DRG/DIP付费影响到医院的“票子”,在医院内部绩效激励中,遇到“面子”与“票子”如何平衡与统一难题,这些难题主要反应在一下几个指标中。
第一,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与DRG/DIP付费
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主要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日间手术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总台次数的比例。为此,《国家卫生家健康委办公 厅关于发布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 年版)》整合发布了 708 项日间手术推荐目录。
旨在推动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 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 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术, 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
在各地DRG/DIP支付制度改革中,各地医保支付政策有差异,有的把日间手术列为医保支付范畴,有的未统一列为支付范围,有的按照门诊统筹支付。医院考虑到患者负担因素,日间手术与医保支付因素息息相关,日间手术医保支付的占比就相应提高,医保不支付或低于住院支付标准的占比就低。
第二,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与DRG/DIP付费
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主要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总 人次数的比例。而且该指标分值较高,医院为了获得该指标的好的分数,也不希望把手术患者转到日间,影响到该项指标得分。
第三,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与DRG/DIP付费
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主要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四级手术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的比例。衡量医院住院患者中实施复杂难度大的手术的情况。
住院患者可通过日间手术治疗,提高了四级手术占比比例,医院可以提高该指标的得分。关键要看DRG/DIP医保支付政策对日间手术患者的补偿情况,以及患者负担情况。
第四,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与DRG/DIP付费
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主要考核年度运用 DRGs分组器测算产生低风险组病例,其死亡率是指该组死亡的病例数占低风险组全部病例数量的比例。体现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也间接反映了医院的救 治能力和临床诊疗过程管理水平。由于日间手术大部分属于低风险病种组,临床路径相对清晰,死亡率相对较低,这些病种大部分转向门诊手术,会影响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指标。DRG/DIP医保支付政策的导向,对该指标也会产生影响。
第五,门诊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与DRG/DIP付费
门诊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两个指标,考核年度门诊、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监测比较门诊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用于反映医院合理诊 疗情况。日间手术开展的情况如何,对门诊和住院收入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DRG/DIP医保支付政策的导向,对该指标也会产生影响。
第六,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与DRG/DIP付费
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两个指标,考核年度门诊人次、出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与上一年度次均医药费用之差与上一年度的比值。是衡量患者费用负担水平及其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日间手术开展的情况如何,对该指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日间手术越多,门诊次均费用增幅会高,住院次均费用提高。DRG/DIP医保支付政策的导向,对该指标也会产生影响。
因此,建议把出院患者手术占比指标,改为手术患者占比,涵盖日间手术和出院患者手术。DRG/DIP医保支付把日间手术纳入统一支付,减少医院逆向选择的风险。相关指标内涵进行修正。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医大道恒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医院中高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类证书咨询服务,为公立和民营医院提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财务、创新服务等咨询服务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医疗护理员、医院人工智能AI提示词工程师等个人职业证书培训。道恒拥有资深行业专家数名,根植于行业数年,具备精准发展医院现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恒致力于为医院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