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改革扩面的时间表,要求未来3年内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显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步入“加速度”。而对医院而言,改革时间紧、任务重,从按项目付费转变为按病种付费,不仅改变了医院的运营管理模式,也改变了医院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要点。
医院医保部门作为院内医保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必须研读DIP政策,做好政策的上传下达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医保局反馈的数据信息分析和改善,积极与医保局沟通协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管理要点:
一是在计划准备阶段,做好医院管理层战略完成的支持者、跨部门具体业务协调关系的协调者。首先要保证DIP政策被正确理解,读懂、读透,深刻领会。其次要做好日常具体业务的综合协调,DIP的落实是整个医院的运作,日常需要大量的具体业务协调。
二是在组织实施阶段,做好医院临床业务科室的服务者,DIP改革的推动者。要确保医保政策被正确执行,减少避免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偏差。
三是在基金监督方面,做好人民救命钱的守护者和自律者。医院医保部门要有高度自律的精神,强烈的责任心,定期监督检查,正确运用各种方法,时时提醒临床医护人员,保证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在DIP实施过程中,医疗管理部门主要在提升质量、规范行为、优化结构、加快效率四个方面发挥统筹、组织、实施、推进、考核等管理职能。
一是提升质量。医疗管理部门主要通过加强医疗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闭环管理、重视围手术期负性指标管理、落实围手术期质量管控措施、实施深静脉血栓防治等措施,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控,良好的医疗质量可以最大限度节约医疗成本,使医院在DIP支付改革中获得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重视病历书写质量和病案首页填写准确性,病历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诊疗过程。
二是规范行为。诊疗行为标准化和规范化是DIP实施的重要基础,医疗管理部门与医保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协作,从临床路径入手,共同推动诊疗行为更趋规范。临床路径是规范病种诊疗过程的重要抓手,医院要根据临床学科情况,对医疗技术成熟的各类病种,进一步设计或规范临床路径,加速临床路径建设,提高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各类检查项目、设备及医疗耗材的使用,在保障医疗安全与效果的同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三是优化结构。医疗管理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所具备的医疗技术能力,合理优化病种结构,选取适宜医院和专科发展的DIP病种,在合理结余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医院建设和发展。
四是加快效率。医疗管理部门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临床科室加快整体运行效率(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优化疾病诊治流程、加快病种收治效率、提高疾病诊治效果),使医院在DIP实施中处于优势地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解决疑难危重疾病能力:大力推行日间手术,完善日间手术管理机制;推动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把最佳诊疗方案推荐给患者,节省多科诊治时间;实施加速康复外科,优化术前准备、术中管理和术后康复等围术期管理,加快手术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开支。
DIP政策下诊疗信息数据指标填报主要源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病案首页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的轻微改变则可能导致分入不同的病组,首页编码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对于DIP数据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病案管理部门作为病案首页的“把关人”,在整个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DIP支付方式下,病案管理部门需建立DIP政策下的病案质量控制体系和工作流程,在病案内涵质量管理、病案首页质量管理、ICD编码质量管理和协助推进DIP目录完善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医疗机构病案质量的持续提升。
信息系统建设是医疗机构实施DIP支付改革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落实DIP支付环节各项举措的基础保障。信息管理部门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数据接口工作。根据各地医保局要求,完成信息系统改造工作,确保按照医保局的信息系统要求,对接好数据。
二是做好医疗保障业务信息编码标准数据库动态维护,包括但不限于医保医师代码数据库动态维护、医保疾病诊断、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维护、医疗服务项目分类与代码数据库动态维护、医保药品分类与代码数据库动态维护、医保护士代码维护、医疗机构信息维护等。
三是做好医疗机构内部的信息化支撑,建设智能医保管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费用监控系统,包括医院系统、科室系统、医师工作站等。根据医院内部管理需要,做好DIP医保支付下各项精细化管理的信息支撑工作。
DIP付费的推行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实行DIP支付后,医院收入或收入结构将受到影响,运营压力增加。在DIP支付方式下,医院收入将受到较大影响。
医院财务部门需在依法组织收入、开展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加强医疗成本控制,将财务管理融入到运营管理全流程。建立以病人为核心,以运营数据中心为支撑,从院级、部门级深化到病种级、病例级,建立基于病组的实时费用计算及费用超额预警的运营管控体系,将财务管理从事后延展到临床过程,深入实现业财融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DIP支付方式改革促使医院药学管理部门工作重心发生转移,药师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决策,是降低用药成本和用药安全隐患的重要推手,因此建立规范的医院药学服务体系,保证临床用药合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非常重要。
药学管理部门通过治疗前干预、治疗中协助、治疗后管控,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成本,有效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院药学发展。
DIP支付方式,通过“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激励医疗机构的发展目标从以收入为中心转变为以成本为中心。医用耗材管理部门通过对医用耗材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控制管理,达到医保资金结余的目的,促进医院发展。
医用耗材管理部门结合合理诊疗,推动医用耗材的规范化管理,减少采购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尽快完成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医疗机构的临床科室是DIP政策组织实施的基本单元,是DIP政策的执行层、落地层。临床科室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遵照科室病种收治范围。按照科室科开展的诊疗范围梳理本科室的病种库,根据医疗区域的发展,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严格遵照分级诊疗、入院标准等进行合理收治。
二是强化科室DIP培训学习。定期邀请职能部门进行政策培训及质量通报。
三是关注DIP支付结算情况。定期对本科室各亚专科、各诊疗组的医保运营与质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点评。
四是重视病案质量。确保信息填写完整,主要诊断和其他诊断填写正确,手术和操作填写规范,尤其是对并发症、合并症、既往疾病、家族史、放化疗、出院状态等进行完整记录,便于各级医师的评估、编码员编码、病种的准确入组以及评审专家的审核。
五是做好临床路径控制。重点关注临床路径的入径率,病种费用水平、费用结构合理性,开展全过程管理。
综上,DIP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离不开院领导的重视和资源协调管理,建立院领导、职能部门、临床科室的三级管理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多部门全面参与,才能真正将DIP付费工作做实做好。
来源:盖伦医管研究院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医大道恒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医院中高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类证书咨询服务,为公立和民营医院提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财务、创新服务等咨询服务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医疗护理员、医院人工智能AI提示词工程师等个人职业证书培训。道恒拥有资深行业专家数名,根植于行业数年,具备精准发展医院现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恒致力于为医院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