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聊聊医院里的科室主任到底有多重要。别看他们平时穿着白大褂跟普通医生一样查房看病,实际上他们既要管人又要管钱,既要盯着医疗质量还要操心科室发展。下面咱们分几个方面具体说说。
科室主任最基础的本事就是当“和事佬”。医院领导定了大方向,他们得把这些目标拆解成科室能落地的具体任务,比如这个月要把门诊量提高10%,或者把手术排期安排得更合理。这时候主任得跟护士长、主治医师们开会商量,把每个人的活分配清楚。要是科室之间扯皮了,比如放射科说CT机不够用,急诊科抱怨检查结果出太慢,主任还得出面协调,不能让大家互相甩锅。有个真实案例,某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发现患者做造影检查总排队,直接拉着影像科主任一起优化流程,把检查时间从三天缩短到一天。
医院发下来的规章制度,科室主任不能光转发到工作群就完事了。比如国家要求控制抗生素使用,主任得盯着每个医生开处方的情况,谁要是动不动就开高级别抗生素,主任得单独找他谈话。有时候还要化身“监工”,比如发现年轻医生写病历不规范,主任会带着全科室学习标准模板,每周抽查病历质量。有家医院的骨科主任甚至搞了个“病历红黑榜”,写得好的奖励,乱写的扣绩效,半年后科室病历合格率从70%提升到95%。
当主任得会算账,设备坏了是该修还是该换新?科室绩效奖金怎么分才公平?这些都是学问。比如麻醉科主任要管着几十台设备的维护,还得根据手术量调整排班。有主任发明了“绩效透明墙”,把每个人的工作量、手术难度、患者评价都做成表格贴在办公室,发奖金的时候没人不服气。还有的主任特别会省钱,某医院呼吸科主任带着团队改造雾化室布局,用同样的面积多放了五台治疗仪,患者排队时间直接砍半。
主任的技术水平必须过硬,碰到疑难病例能镇得住场子。有个真实故事,某三甲医院消化科主任五十多岁了还坚持每周出两次门诊,有次年轻医生处理不了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他半夜赶来亲自做内镜止血。平时科室聚餐他总抢着买单,过年排班永远把自己安排在除夕夜。这样的主任说话特别有分量,年轻医生都服他,科室氛围也特别团结。
医院说要重点发展微创手术,科室主任就得带着团队搞培训、买设备、调排班。比如某医院的普外科主任,为了推广腹腔镜技术,专门派骨干医生去上海进修,回来后在科里搞“师徒结对”,半年后微创手术占比从30%飙升到60%。国家推行DRG付费改革时,主任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既要保证治疗质量,又要研究怎么合理控制成本。
现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越来越严,科室主任得清楚自己地盘上有多少设备。有家医院搞RFID资产管理系统后,神经外科主任每天晨会都要问资产管理员:“咱们科那台进口显微镜的保养记录上传了没?”去年他们科还因为设备维护做得好,被院里评为资产管理示范科室。
疫情防控期间,科室主任天天盯着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某医院呼吸科主任发明了“院感顺口溜”,把洗手步骤编成快板在晨会上教。平时换药室、处置室的消毒记录他每周必查,有次发现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直接在全科通报批评。
好的主任会为科室成员谋发展。比如帮主治医师联系进修机会,给护士争取专科培训名额。有主任在科里搞“读书会”,每月推荐一本医学人文书籍。还有的主任特别关心同事家庭,谁家孩子上学遇到困难,他动用自己的关系帮忙找学校。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科室主任就是医院的“兵头将尾”,既要懂业务又要会管理,既要执行政策又要灵活变通。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患者能不能看好病、医生团队有没有干劲、医院发展能不能跟上形势。下次去医院看病时,要是看到哪个科室特别高效有序,背后八成有个厉害的主任在撑着。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医大道恒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医院中高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类证书咨询服务,为公立和民营医院提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财务、创新服务等咨询服务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医疗护理员、医院人工智能AI提示词工程师等个人职业证书培训。道恒拥有资深行业专家数名,根植于行业数年,具备精准发展医院现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恒致力于为医院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