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最近几年,不少医院的院长都在为同一个问题头疼——电费单上的数字一年比一年高,锅炉房的噪音吵得病人睡不好觉,走廊的灯大白天也亮着。就拿某三甲医院来说,光是中央空调的电费就占全年总能耗的40%,老旧管道跑冒滴漏的情况让水费账单多出两成冤枉钱。这种状况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和国家的环保政策撞了车,去年刚出台的《医疗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明确要求三甲医院单位面积能耗要比五年前下降15%。
走进任何一家医院,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急诊室的空调开到23度,隔壁输液区却冻得人打哆嗦;手术室的无影灯24小时亮着,其实凌晨三点根本没人用;开水房的热水器咕嘟咕嘟烧着,接水的人早走光了。这些浪费不是医护人员故意为之,而是老旧的设备在作祟。比如很多医院还在用二十年前的活塞式冷水机组,这种机器启动一次要耗掉普通家庭半个月的电量。
道恒医管中心去年给8家医院做能耗审计时发现,有家医院的蒸汽管道保温层破损了都没人发现,每年多烧掉18万元燃气费。更夸张的是住院楼的电梯,明明载着空病床上下楼,照样每层都停。这些细节单靠人力根本盯不过来,就像有个老后勤主任说的:“咱总不能拿个本子天天蹲在配电箱旁边记账吧?”
重庆有家医院想了个聪明的法子,他们在每台空调出风口贴了硬币大小的传感器。现在后勤主任坐在办公室就能看到,哪间诊室的温度调得太低,哪条走廊的灯忘了关。这套系统刚上三个月,照明用电就省了17万度,相当于2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华西医院的做法更彻底,他们把锅炉、电梯、水泵这些“能耗大户”全都接进了智慧平台。就像给每台设备办了张“电费信用卡”,超支了自动预警。有次系统发现消毒供应室的热水用量突然翻倍,一查原来是蒸汽阀门坏了,及时维修避免了更大的损失。现在他们连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系统都能智能调节,根据手术类型自动切换运行模式,光是这块每年就能省下40万电费。
同济医院的工程师们最近在忙活件新鲜事——他们把锅炉烟囱里冒的白烟变成了宝贝。通过加装余热回收装置,这些原本排到空气中的废热现在能预热洗澡水,冬天还能给走廊供暖。改造后锅炉的燃气用量直接砍掉三成,院长开玩笑说:“现在咱们的烟囱都开始挣钱了”。
沈阳有家医院更会精打细算,他们把淘汰的CT机防辐射铅板做成花坛围栏,把报废的病床铁架改造成医疗器械推车。就连修剪下来的树枝也不浪费,粉碎后掺进锅炉当燃料烧。这种“变废为宝”的巧思,让医院的垃圾处理费省了二十多万,还拿到了市里的循环经济示范奖。
国家卫健委去年发布的《绿色医院建设指南》说得明白:到2030年,所有三甲医院都要完成智慧能耗监管系统建设。现在走在行业前列的医院已经尝到甜头,像华西医院通过系列改造,整体能耗比五年前降了22%,病房温度波动小了,设备故障率低了,患者投诉量降了三成。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说明,医院的绿色转型不是赔本买卖,而是笔既省钱又挣口碑的好生意。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医大道恒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医院中高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类证书咨询服务,为公立和民营医院提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财务、创新服务等咨询服务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医疗护理员、医院人工智能AI提示词工程师等个人职业证书培训。道恒拥有资深行业专家数名,根植于行业数年,具备精准发展医院现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恒致力于为医院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