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近几年,医联体这个词在医疗圈里挺火的。国家搞医联体本来是想让大医院带着小医院一起发展,把患者留在基层看病。可实际情况呢?好多地方老百姓还是往大医院挤,基层医院的门诊量就是上不去。这事儿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咱们今天就来唠唠。
医联体这事儿听着好,做起来难。首先就是钱怎么分的问题。比如大医院把病人转诊到基层,基层医院治好了人,这收入算谁的?有的地方规定大医院要抽成,基层医生辛辛苦苦看病人,结果自己医院拿不到多少好处。江苏淮安之前搞过“县管乡用”的编制改革,本来是想让大医院专家多下基层,可有的专家下去坐诊两天,发现基层医院连像样的检查设备都没有,最后又跑回大医院了。
再说说基层医院的硬件条件。你让老百姓去基层看病,总得有个CT机、X光机吧?可现实是很多社区医院连基础检验设备都配不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搞了个区域检验中心,把所有基层医院的化验项目集中处理,结果检验效率直接提升了60%。这说明不是基层医生不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人才这事儿更让人头疼。现在医学院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当规培生,也不愿意去县城医院。重庆有家医联体,三甲医院的主任下去当乡镇医院的名誉院长,结果发现基层连能做阑尾炎手术的医生都凑不齐。有个数据挺扎心:基层医疗机构里硕士学历的医生占比不到5%,这跟三甲医院动不动就博士扎堆的情况差太多了。
现在各地也在想办法折腾新招数。河南搞的“云端医联体”就挺有意思,基层医生拿着手机拍片子,省城专家通过5G网络实时会诊。有个县医院用这法子,把脑梗患者的抢救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40分钟。老百姓发现家门口也能看上省城专家,自然就不往大医院挤了。
还有些地方在搞“双聘制”。比如江苏有家三甲医院的呼吸科主任,每周二在自家医院坐诊,周三就去社区医院带徒弟。关键是把他的奖金和社区医院的绩效挂钩,这下专家带徒弟可带劲儿了。半年下来,那个社区的哮喘患者复诊率涨了20%,因为老百姓发现社区医生现在也会调吸入剂了。
广东佛山禅城区更绝,他们给基层医院配了AI辅助诊断系统。刚开始老医生们还嫌机器麻烦,后来发现这系统能自动识别肺结节,误诊率直接降了15%。现在连社区的全科医生都敢接肺癌筛查的活儿了,患者回流量增加了四分之一。这事儿说明基层医院不是没潜力,关键得给它们配上趁手的工具。
说到底,医联体要想真把患者留在基层,光靠行政命令不行,得让基层医院有接得住患者的本事。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摸到门道了——要么用新技术补短板,要么用新机制盘活人,要么用新工具提水平。这些尝试虽然还没遍地开花,但至少给咱们指了条明路。接下来就看各地能不能因地制宜,把这些好法子真正落地了。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医大道恒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医院中高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类证书咨询服务,为公立和民营医院提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财务、创新服务等咨询服务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医疗护理员、医院人工智能AI提示词工程师等个人职业证书培训。道恒拥有资深行业专家数名,根植于行业数年,具备精准发展医院现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恒致力于为医院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