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不少医院管理者在问:怎么让绩效考核真正帮科室实现发展目标?比如心内科想提升科研能力,但考核却盯着门诊量,最后两头都没顾上。其实问题出在考核目标和科室规划"各走各的",就像用导航去北京却设了上海的目的地。下面咱们用道恒医管中心总结的方法,聊聊怎么把这两者拧成一股绳。
平衡计分卡就像个专业翻译,能把医院的"战略语言"转成科室听得懂的考核指标。比如医院说要"建设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拆解:科研维度可以给心内科定"每年发表3篇SCI论文";患者维度可以要求"疑难病例占比提高20%"。五冶集团医院就是这么做的,他们给心内科配了科研转化指标,结果一年时间科研产出涨了五成。定指标时要记着SMART原则,像"提升服务质量"这种空话不管用,得改成"门诊患者满意度达到92%"这种能测量的目标。
给全院30个科室定目标不能"一刀切",得像搭积木似的分层设计。道恒医管中心帮某三甲医院做的时候,先把医院总目标拆成医疗、教学、科研三大块。比如医疗板块要"缩短平均住院日",外科就领走了"手术并发症率≤1.5%"的指标,而内科则负责"慢病管理达标率≥95%"。定目标时要让科室自己参与,就像买菜得挑新鲜的,科室最清楚自己能完成什么。有家医院让科室先报三年规划,再结合医院资源定年度目标,这样定出来的指标科室都抢着完成。
去年疫情时期,很多医院发现年初定的门诊量指标根本没法完成。这时候考核指标就得像弹簧能伸缩,道恒医管中心推荐的做法是每季度做次"体检":看哪些指标落后了,是科室不给力还是目标定高了。有家医院给急诊科设计的动态指标库,平时考核抢救成功率,疫情期间自动换成"新冠重症救治达标率",这样既保住了考核的严肃性又给了调整空间。调整的时候要带着数据说话,比如某科室科研指标总完不成,调取数据发现是缺设备,医院马上给配了仪器,下季度指标立马就上来了。
现在很多医院已经开始用信息化手段来做这些事。比如有医院开发了绩效管理系统,科室主任每天都能在手机上看目标进度,就像看快递物流似的。系统还会自动预警,哪个指标落后了会亮黄灯,这样能及时找原因想办法。说到底,考核不是为难科室的工具,而是帮大家实现目标的路线图。就像爬山需要向导,好的考核体系就是科室发展的专业向导,带着大家既看准方向又不走冤枉路。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医大道恒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医院中高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类证书咨询服务,为公立和民营医院提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财务、创新服务等咨询服务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医疗护理员、医院人工智能AI提示词工程师等个人职业证书培训。道恒拥有资深行业专家数名,根植于行业数年,具备精准发展医院现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恒致力于为医院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