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最近几年,各家医院都在搞绩效改革,但真正搞明白的没几家。绩效管理本来是为了调动大家积极性,结果很多医院越改越乱,反而让员工抱怨变多了。今天咱们就聊聊最常见的五个坑,说不定你们医院也踩中了。
有些院长一开会就说“科室不盈利就别想拿绩效”,这话听着挺硬气,实际上把路走歪了。绩效工资和财务报表其实是两码事,财务算的是已经发生的收支,绩效应该关注怎么让员工更主动干活。就像开饭馆不能光盯着当天营业额,还得考虑怎么让厨师愿意研发新菜式。国家早就有规定,医生收入不能直接和检查费、药费挂钩,可还是有医院偷偷搞变相提成。
门诊量涨了300人次,手术量突破100台,这些数字看着漂亮,实际藏着大问题。有医院让护士统计每天换多少瓶盐水,结果护士光顾着数数,连病人按铃都顾不上接。这种绩效方案就像考试只比谁写字快,完全不管答案对不对。现在医保搞按病种付费,要是还按老法子算绩效,迟早要被扣钱扣到哭。
某三甲医院搞过“工分制”,连写病历都拆成七八个步骤算分。结果医生们天天拿着计算器算工分,查房时都在讨论“这个操作能加几分”,病人躺床上听得直发懵。这种精细化管理把简单事情复杂化,最后搞得科室里互相算计,团队协作全乱套。
集采落地三年了,还有医院绩效方案盯着药品加成。DRG付费都铺开了,绩效核算还在用项目计费的老套路。这就好比智能手机时代还死守按键手机,不是念旧,是犯傻。有医院发现调整绩效方案后,CMI值(病例组合指数)从0.89涨到1.2,这说明方法对了才能真提升质量。
院级分配时算的是科室总收入,到了科里还按总收入给医生护士发钱,这就乱套了。好比食堂把买菜钱和厨师工资混着算,最后连买菜大妈都得背锅。二次分配得看岗位价值,主刀医生和住院医干的活不一样,绩效系数当然要有区别。某省医院把岗位系数细分成9档,争议反而变少了。
道恒医管中心在做咨询时发现,超过60%的医院绩效方案都存在这些老问题。绩效改革不能图快,更别想着照搬别的医院方案。每家医院的学科特色、人员结构、医保政策都不同,就像订西装要量体,做绩效也得先摸清自家底细。把这些误区理清楚了,改革才能少走弯路。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医大道恒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医院中高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类证书咨询服务,为公立和民营医院提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财务、创新服务等咨询服务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医疗护理员、医院人工智能AI提示词工程师等个人职业证书培训。道恒拥有资深行业专家数名,根植于行业数年,具备精准发展医院现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恒致力于为医院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