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近年来普遍面临“亏损困局”。据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超40%的三级公立医院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源于药品耗材成本高企、人力成本复杂、设备折旧核算模糊等问题。而随着医保DRG/DIP支付改革的推进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的落地,精细化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扭亏为盈的关键抓手。本文将从难点剖析、工具应用、管理策略及案例实践四方面展开,为公立医院破局提供参考。
公立医院的药品和医用耗材成本占总成本的40%-60%。尤其高值耗材(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价格昂贵,且部分科室存在“以耗养医”的惯性思维,导致过度使用。例如,某医院骨科手术中,耗材浪费率曾高达18%。此外,耗材从采购到使用的全流程缺乏透明监管,二级库存管理松散,进一步加剧成本黑洞。
医护人员薪酬、后勤人员工资等人力成本约占医院总成本的30%。但传统的“按科室创收分配绩效”模式,导致外科等创收科室人员成本虚高,而内科、急诊等科室积极性受挫。同时,跨科室协作(如会诊、手术)的成本分摊缺乏标准,常引发科室间推诿扯皮。
大型医疗设备(如CT、MRI)的折旧核算多按财务年限平均分摊,但实际使用率差异巨大。例如,某三甲医院的CT机日均使用20次,而另一台同型号设备仅用5次,但折旧成本却按相同标准分摊,导致成本数据失真。
传统成本核算将间接成本(如水电、行政人力)简单按收入比例分摊,而作业成本法则通过追踪“医疗活动-资源消耗-成本对象”的链条,实现精准核算。例如,浙江省某三甲医院对手术室开展ABC核算,发现缝合线、纱布等耗材浪费主因是术前备货过量。通过优化备货流程,耗材浪费率从18%降至5%,年节省成本超800万元。
该模型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如药品、耗材)和间接成本(如管理费、设备折旧),通过三级分摊(医技科室→临床科室→病种)实现精细化。例如,某医院将CT检查成本分摊至各临床科室时,不仅考虑检查次数,还结合患者病情复杂度权重,使成本分配更合理。
在医保按病组付费(DRG)或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模式下,医院需将实际成本与医保支付标准对标。例如,某医院分析发现,急性阑尾炎手术(DRG组KB23)的成本超支主因是抗生素使用超标。通过制定标准化诊疗路径,将头孢曲松使用率从90%降至60%,单病种成本下降12%。
将成本管控纳入科室绩效考核,设置“百元收入耗材占比”“设备使用效率”等指标。例如,某医院规定外科的百元手术收入耗材成本不得高于35元,超标部分按50%扣减绩效,促使科室主动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耗材品牌。
推行“SPD供应链模式”(供应-加工-配送),实现耗材从供应商到患者床前的全程条码追踪。例如,江苏省某医院上线SPD系统后,骨科耗材库存周转率提升40%,近效期耗材浪费减少70%。同时,建立耗材使用“红黄灯预警”,对单价超5000元的高值耗材实施“双人核对、主任签字”制度。
整合HIS(医院信息系统)、HRP(医院资源规划)、成本核算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互通。例如,四川省某医院开发“成本驾驶舱”平台,可实时查看各科室的成本构成、DRG盈亏分析,管理层决策响应速度从7天缩短至2小时。
浙江省某三甲医院在2023年面临1.2亿元亏损,通过引入精细化成本核算体系,两年内实现扭亏为盈。具体措施包括:
- 耗材管控“双管齐下” :对3000余种耗材实施ABC分类管理,将使用频次高、单价低的耗材(如输液器)下放至护士站智能柜,按需领用;对高值耗材(如心脏支架)实行“扫码计费”,确保“用一记一”。
- 设备折旧“动态调整” :根据MRI、CT等设备的实际开机时长,按“小时折旧率”核算成本。一台日均使用15小时的CT机,折旧成本分摊降至原标准的60%。
- 绩效分配“优劳优得” :将成本控制与绩效挂钩,设立“节支奖”。某心内科通过优化造影剂使用流程,单月节约成本18万元,科室绩效额外增加5%。
至2024年底,该医院年度运营成本下降12%,患者次均费用降低9%,成为全国DRG改革标杆单位。
破解公立医院亏损困局,精细化成本核算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通过工具创新(如ABC法)、管理升级(如科室指标)和技术赋能(如SPD系统),医院可逐步实现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到“精细化价值医疗”的转型。正如《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强调的:“成本核算不仅要算得清,更要用得活”。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公立医院的成本管控将迈向更高水平的“智慧化”,为医疗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重重,如何破解?, 2024
健全业财融合成本体系赋能公立医院精益管理, 2024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成本管控路径探讨, 阴胡丹吉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公立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研究, 2023
构建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3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域探析公立医院成本管控优化策略, 2022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医大道恒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医院中高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类证书咨询服务,为公立和民营医院提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财务、创新服务等咨询服务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医疗护理员、医院人工智能AI提示词工程师等个人职业证书培训。道恒拥有资深行业专家数名,根植于行业数年,具备精准发展医院现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恒致力于为医院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